民間智慧,如何保育和活化?
上年年尾,古物諮詢委員會正式將上環蘇杭街百年老店「源吉林」列入一級歷史建築。如今樓宇兩旁換上了LED電子招牌,暫代維修中的木製對聯。這幢戰前唐樓屬本港最早期的「背靠背」唐樓,沒有後巷,至今仍以下舖上居的方式使用中。店面本身儼如一個迷你博物館,展示昔日各種製藥及包裝器具外,最為人注目的,要數傳統用以舒緩感冒的「盒仔茶」。
不知道多少人飲過這樣的式的「盒仔茶」?小時候每逢感冒初起,又怕西藥燥熱兼眼瞓,母親總會焗一杯「盒仔茶」,加幾片薑,務求飲後出身汗逼出寒氣,讓身體自然恢復。
「盒仔茶」其實是涼茶一種,始於清朝道光年間的源吉林甘和茶,由源吉林藥廠發明。打開包裝盒,乍看下內裡藥茶與一般茶葉無異,只需要用熱水泡浸,便能將茶葉吸收了的藥汁溶解,變成一碗藥湯,儼如即食杯麵般方便飲用。也沒有涼茶的苦澀,入口味甘而性和,故名「甘和茶」。除了醫治感冒發熱,還可用於頭痛、骨節疼痛、食滯飽脹、腹痛吐瀉等不適,用途多元。
涼茶在廣東嶺南一帶,傳統以來都是民間普及的保健方式一種,尤其在暑熱的夏天。從前本地街頭巷尾都不乏傳統涼茶舖,如今卻是買少見少。天時暑熱,路過上環,不妨到訪源吉林飲杯「盒仔茶」解暑。當然,療效及適合飲用與否,也要視乎本身體質而定。
源吉林
上環蘇杭街112號地下
#源吉林 #上環老店 #盒仔茶 #涼茶 #戰前唐樓